10月24日至26日,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,协会普通高等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,青岛理工大学承办的“第二十届建筑类高校书记、校(院)长论坛暨第十一届高等建筑教育论坛”在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举行。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理事长刘杰、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翌、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袁广全、青岛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赟、吉林建筑大学党委书记李雁冰、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大玉、山东建筑大学校长于德湖、安徽建筑大学校长蔡国军、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赵英民等领导嘉宾出席论坛。同济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重庆大学、郑州大学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40余家院校单位的专家学者、教育同仁等300余人参加论坛。

刘杰总结回顾了自2005年首届建筑类高校书记、校(院)长论坛举办以来取得的成绩。他指出,建筑类高校书记校长论坛历经二十载发展,已成为推动建筑类高校交流合作与整体发展的重要平台。他强调,当前建筑业正经历从高速增长向提质增效的重要转型,建筑类高校应准确把握新变化,以服务建筑业转型发展和培养高质量建设人才为目标,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。协会将继续组织特色品牌活动,促进校际合作与资源共享,共同为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,为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
主论坛阶段,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大玉、山东建筑大学校长于德湖、安徽建筑大学校长蔡国军、青岛理工大学校长张凯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陈荣、沈阳建筑大学副校长王凤池围绕智能建造、城市科学、AI赋能发展等前沿内容,分别作了题为“聚焦行业变革,保持战略定力,土木建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实践”“基于AI赋能的校园治理体系重塑”“提高站位,服务大局:AI赋能地方土建类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”“构建建筑教育新生态,推进土建类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发展”“深化教学改革,建设一流本科——人才培养提质创新的西建大探索”“人工智能时代建筑类高校的重构压力与升级路径”的主旨报告。
分论坛阶段,来自20余所高校的27位专家学者围绕“AI赋能学科和人才培养”“AI赋能专业和课程体系”“AI赋能课程建设”3个方面作了报告。与会代表分享了各校在智能建造专业建设、人机协同教学、AIGC课程创新等方面的实践案例,共同探索人工智能驱动建筑教育转型的路径与方法。

第二十一届书记、校(院)长论坛将由山东建筑大学承办。
(拟稿人:谷珊 审核人:谷珊 审批人:李奇)